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和省内相关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坚定“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务处9月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具体如下:
一.严把教材管理政治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了切实做好教材的选用工作,教务处依据“凡选必审、立德树人、质量第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各学院按照“教材选用坚持集体决策、教材选用结果实行公示制度和学院党委对所有教材的选用进行政治把关”的程序,严把教材质量关。“马工程”涉及的相关课程必须选用“马工程教材”。确保选用教材质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方案
与新华社合作,建成了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平台。启动了2025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教学案例集》,并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共遴选出优秀案例78项,案例已全部上传至我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将民族团结进步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软融入”课堂教学。
三.修订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相关制度
修订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办法》,成立少数民族预科生工作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制、课程、成绩管理、考勤纪律等进行了全面规范。拟定了《少数民族预科班人才培养方案(2025版)》,培养适应未来地方建设和本科专业学习需要,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文化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能够适应本科专业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少数民族大学预科学生。
教务处加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力度,利用电子滚动屏不间断播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标语,深刻学习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全国各民族在抗战中的团结奋斗精神以及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成就,牢记全国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来加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